教學需要活化,改變才有希望!
10/3(四),遠見.天下文化教育基金會特別與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合辦「活化教學國際講堂」,邀請香港閱讀教學專家分享教學改革經驗,並與臺灣教育專家交流心得,藉此提供臺灣教育工作者和家長不一樣的教育思維。
國教署副署長黃子騰開場致詞時表示,12年國教強調適性揚才,教育第一現場也必須活絡,鼓勵孩子廣泛閱讀、主動學習,才能啟發孩子更多不一樣的天賦,讓孩子成為自己的第一名。
遠見.天下文化出版事業體總編輯許耀雲致詞時也表示,閱讀是學習的基礎,孩子若能從閱讀中得到快樂,就能真正享受學習的樂趣,期待所有的老師和家長都能成為孩子的閱讀推手。
長年合作指導香港小學教師閱讀教學的香港中文大學【優質學校改進計劃】學校發展主任湯才偉和呂斌教授,則以國內罕見的雙人演講形式,為現場聽眾帶來全新的聽講經驗。
湯教授和呂教授首先強調,香港近年在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有出色表現,是中國語文課程改革的結果,而非政府刻意追求的目標。他們認為真正的閱讀能力是在生活中的應用,課堂教學方式也因此必須對應調整。
兩位教授提出許多實用作法,例如「四色提問」法,以黑、白、紅、彩色,代表表面、深層、感受與創意四個面向的提問;以深入評估找出學習盲點,並將改進的壓力放在學校,而非個別學生;以「視現」的方式引領學生與文本互動……。
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陳昌明認為,把閱讀的自由還給孩子,才能培養孩子主動閱讀和學習的意願;他也舉了幾個推動大學生寫作的實例,說明只要課程設計活潑用心,任何學生都能從中獲得閱讀與寫作的樂趣。
士東國小校長林玫伶本身也是兒童文學作家,對於推動閱讀特別有心得,她分享了幾個親自設計的閱讀教學教案,讓人對活化教學充滿想像和希望,她也相信任何教師只要有心,活化教學絕對非難事!
幾位講師熱情、專業的分享,讓現場聽眾獲益良多且充滿感動,大家也都同意「改變,從自身做起」,相信在回到教學現場後,必能以更開闊和積極的態度從事教學,成為孩子學習上的貴人。
衍伸閱讀:歡迎下載講師講義參閱
香港教授的雙人演講。
五位專家精彩座談。
現場座無虛席。
聽眾給予熱烈掌聲。